礼泉苹果代办网(山西吉县苹果代办)
- 资讯
- 2025-04-04
- 6
本文目录
礼泉苹果代办网
礼泉县,属咸阳市辖县。地处陕西中部,面积1017平方公里。距咸阳市区35公里。辖5镇15乡。礼泉县位于东经108°17′40″-108°41′46″和北纬34°20′50″-34°50′02″之间,海拔在402-1467米之间,北山南塬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冷暖适中,自然环境十分优越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,呈阶梯型跌落,分山、塬、川三种地貌。温度适宜,温差较大,自然环境优美,没有污染,苹果水分多,甘甜。都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。没有农药,没有打蜡。礼泉是我国最主要的果业生产地。礼泉更是有名的“苹果之乡,被称为:“中国苹果第一大县”。
山西吉县苹果代办
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,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,森林覆盖率45%。境内温差大、海拔高、光照足。独特的生态条件,使吉县成为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睿智、勤劳的吉县人民依托地域优势,发挥科技力量,大力发展苹果主导产业,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经济发展新路子,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26万亩,农民人均3亩以上,为全国之最。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的带领吉县10万人民扩面积、上规模,实施品牌战略,推广树形改造、果实套袋等新技术,按照标准化生产目标,使吉县苹果商品率大大提高,从而在市场上异军突起,成为果品市场的名牌产品,有着“吉县苹果甲天下”的美称。
目前,吉县苹果年产量达到6700万公斤以上,其“壶口牌”红富士苹果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,畅销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数十个城市和地区,并远销俄罗斯、西欧、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
近年来,吉县一些果商、果农兴建了苹果气调库,贮藏能力达到2000万公斤,实现了苹果季产年销的格局。
产品荣誉
曾获山西省首届农博会金奖,山西省第一、二、三届名优水果展评会金奖,首届中国农博会苹果类唯一金奖,第三届中国农博会“名牌产品”称号,1996、2000、2001、2002年中国国际果品博览会“名牌产品”的称号。吉县苹果于1998年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了“壶口牌”商标。“壶口牌”苹果畅销北京、天津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内蒙等省市的数十个城市和地区,自1997年起出口东南亚国家,并呈逐年上升趋势。
礼泉县哪个乡镇苹果多
该地烟霞镇最富裕。
烟霞镇,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,境内有国家AAAA级景区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,2011年,烟霞镇农业总产值达到6.8亿元,工业总产值达到16.8亿元,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.1亿元,较为富裕。
礼泉县,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,境内拥有古文化遗址21处、古建筑5处,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。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占地30万亩,陪葬墓209座,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。昭陵博物馆馆藏文物8000余件,昭陵六骏驰名中外。
礼泉苹果交易市场在哪里
礼泉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的特产。礼泉苹果果个大、色艳、果肉香脆,多项理化指标优于美国蛇果。礼泉是有名的“苹果之乡”。
礼泉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北部,是我国历史明君的的栖息地。这里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环境优美,常年低温,四季降雨适中,其旁有泾河。礼泉是有名的“苹果之乡”。
礼泉是中国苹果20强县,现有苹果面积70万亩,早、中、晚熟品种结构合理,早熟苹果以美八、嘎拉为主,中、晚熟品种以花冠、红星为主,晚熟品种以富士、秦冠为主,8月至10月下旬成熟采摘。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礼泉苹果的优良品质,经陕西省果品研究中心测定,礼泉苹果果个大、色艳、果肉香脆,多项理化指标优于美国蛇果。截至目前,全县绿色果品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,其中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标识认证5万亩。
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苹果基地
位于: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
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北部,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交汇地带,面积1018平方公里,辖11镇4乡448个行政村,耕地85万亩,人口45万。有回、蒙、佬、满、锡伯、壮、土家等少数民族,三百多人。距西安市57公里,咸阳市28公里,东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,南靠欧亚大陆桥--陇海铁路,关中环线,312国道穿境而过。2006年,礼泉县辖11个镇、4个乡:城关镇、史德镇、西张堡镇、阡东镇、烽火镇、烟霞镇、赵镇、建陵镇、叱干镇、南坊镇、石潭镇、药王洞乡、新时乡、骏马乡、昭陵乡。
自然环境
礼泉县位于东经108度17分40秒-108度41分46秒和北纬34度20分50-34度50分02秒之间,东邻泾阳,西邻乾县,南与兴平、咸阳相连,北与淳化、永寿接壤。
礼泉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2.96摄氏度,无霜214天,年平均降水量537-546平方毫米。海拔在402-1467米之间,北山南塬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冷暖适中,自然环境十分优越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,呈阶梯型跌落,分山、塬、川三种地貌。北部属丘陵沟壑区,内有五峰山(海拔1467米)九_山、朝阳山和芳山等,由西向东走向,绵延40余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34%。北部山区又有30万亩天然草场,待开发的荒山、荒坡、荒沟面积8万亩,土层深厚,光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,是苹果最佳适生区。中部是黄土丘陵区,海拔在580-850米之间,占全县总面积16%,南部属黄土台原区,海拔在450-560米之间,为川原平地,占全县总面积50%。
县内主要河流有泾河、泔河、小河与泥河,可利用的水面积5000亩,水能资源100万千瓦,地下水补给量1.2亿立方米。北部山区土层深厚,海拔高,温差大,是得天独厚的苹果优生区,并有森林4.1万亩,天然草场30万亩;中部九_山系矿藏丰富,现已探明,石灰石贮藏量达10亿立方米,大理石贮藏量100万立方米,出于石灰岩底层的富锶矿泉水,天然纯净,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;南部平原土地肥沃,为宝鸡峡灌区,渠井双保险,灌溉方便,盛产粮、棉、油和苹果、酥梨、蜜桃等。是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。
文化文物
礼泉历史悠久,钟灵毓秀自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221)建县,距今2218年。夏属雍州,周称焦获,秦叫谷口县(一作瓠口),西汉置谷口邑,属左冯翊管辖,后改为谷喙县,东汉并入池阳,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(598),因境内有泉,味甘如泉,且旁有醴泉宫,故更名为醴泉县。1964年9月9日,经国务院批准,“醴泉县”更名为“礼泉县”。
境内有古文化遗址21处,古建筑5处,是陕西省18个重点文物旅游大县之一。盛昭陵唐的两位帝王都安葬在北部九_山上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太宗昭陵,占地30万亩,有陪葬墓200余座,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。唐肃宗建陵石刻工艺精美,是目前唐十八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石雕石刻群。现在昭陵博物馆藏有文物珍品5000余件。
宁家遗址被称为“礼泉半坡”;朱马嘴遗址为研究商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;香积寺宝塔历史久远,传说动人;唐太宗昭陵,孤耸回绝,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;唐肃宗建陵,石刻工艺精湛,翼马造型独特,为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、保存最为完整的石雕石刻群。
五凤山高大雄伟,重峦叠嶂;朝阳山“前屏昭陵,后环泾水”,奇峰高耸,险峻夺人;泾河龙口峡谷怪石嶙峋,山清水秀,是理想的天然公园,当代建成的县城报时大楼、中心广场、泥河大桥、仲桥仿唐街、泔河大桥、50万亩果园、30万亩方田和全国闻名的农业行进典型烽火村、袁家村等,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现代风景。
经济发展
改革开放以来,勤劳勇敢的礼泉人民团结拼搏,开拓进取,先后经历了以调整农业结构、繁荣农村经济为主的第一创业和以农村城市化、工业化、现代化为目标的第二创业,进行了苹果生产、城市建设、招商引资三大战役,县城经济呈现出超常规、跳跃式发展的良好的态势,形成了“以果兴农,足农促城,以城兴工,以工富县,城乡一体,财政收入760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,已有324个行政村提前实现小康,综合经济指标名列陕西省前列。
农业基础坚实。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备,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5亿斤左右,每年向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1.4亿斤。礼泉苹果闻名天下,果品面积50万亩,总产15亿斤。养殖业、蔬菜业蓬勃发展,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。乡镇企业突飞猛进,成为支撑农村经济的“半壁河山”。礼泉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、全国“两高一优”农业示范县、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大县、全国第一苹果大县、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业化示范县、全国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示范县、全国初级电气化示范县。
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。县办工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,通过改制、改组技术改造,组建了四大工业企业集团,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,形成了以建材、医药、化工、机械、包装、果粮深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。199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2.2亿元。
商贸流通日益活跃,市场繁荣,购销两旺。城乡商业网点密布,各类综合市场、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体系健全,第三产业方兴未艾。1996年社会商品零售部额达5亿元,外贸出口供货总值达5000万元。
2020年7月,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,礼泉县入选。
2020年3月,礼泉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“绿色防控示范县”。
2019年3月,水利部公布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(区)名单,礼泉县榜上有名。
2018年2月,礼泉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市、区)名单。
洛川苹果代收联系电话
洛川苹果广告语有以下几个:
1、一天一苹果,医生远离我,要吃苹果就吃洛川苹果,洛川苹果香甜美味又健康;
2、中国苹果看陕西,陕西苹果看洛川;
3、洛川苹果甲天下;
4、洛川苹果走向世界,全球目光聚焦洛川;
5、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,中国现代苹果产业航母。
本文由wudiseo于2025-04-04发表在跑腿网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028paotui.com/post/13927.html
发表评论